用规范保驾安全 以标准护航生产
编者按:6月30日下午,安全环保部副主任王关华在周六中层管理培训例会上,就本部门的安全环保管理经验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交流。王主任自2009年进入公司以来,主要负责中禾厂区的安全环保工作,从最初安环工作的刚刚起步到现在的全面展开,王主任时刻把公司的安全环保理念铭记于心,想尽千方百计为公司创造一个安全、绿色、和谐的生产环境。
安环管理 三三原则
由于现场生产装置存在多种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所以,这些装置在投入生产运行以后,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就尤为重要。针对生产装置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王主任采取了“三早”措施:早预防、早发现、早整改。
王主任首先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对公司所有消防器材、安全设施及应急装备进行了合理配置,做到“早预防”。公司新建项目设立以后,安环部参照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针对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的危险,对消防水量进行了计算,确定了消防栓的配置数量;针对生产装置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及覆盖面积,确定了灭火剂的种类及灭火器的类型与数量;针对生产现场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辨识,配备了相应的安全设施及防护措施。同时,王主任还采用部门日常检查与公司定期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季节性检查相结合、公司检查与上级职能部门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生产现场存在的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做到“早发现”,并根据检查情况,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做到“早整改”。
杜绝隐患,做到“三勤”。对生产一线的操作员工来说,有毒、强腐蚀的危险物质接触的频次较多、造成伤害的可能性较大,这也正是王主任最关心的地方。为保证一线零事故,王主任要求大家要做到“三勤”:腿勤、眼勤、嘴勤。腿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坚持每天对整个厂区进行巡检,并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对特种作业进行重点监护,以确保现场安全。眼勤:对生产现场的作业环节要勤查勤看,尤其是对危险部位进行细致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嘴勤: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对员工的违章行为及时教育;对现场中的不明事由,虚心请教,及时改进。
保证安全,怀揣“三心”。 “三心”即公心、细心、耐心。公心:对安全管理者而言,“公心”最为关键。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处事公平合理,杜绝好人主义。因为做一次“好人”就有可能导致一次事故,造成终生遗憾。细心:事故的发生往往就是由于个别人员对细节不屑一顾,随意违章、违规所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避免因忽视细节而引发事故,王主任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对生产现场的每个细节进行认真观察。耐心:由于文化素质所限,个别员工对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质、操作规程认识不够,难免会有不安全操作行为,对这样的员工,王主任要求管理人员做到耐心教育、合理疏导。
控制源头 推行标准化
除做好实战层面的管理工作外,王主任对安全管理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有对各种危险工艺提出严格的安全控制要求和相应的安全控制方案,从根本上实现工艺和设备的安全,才能最终实现装置的本质安全。安全环保部在与公司高层、职能科室、车间主任进行积极沟通,督促整改的同时,也积极提供相关支持与服务,促进整改。
此外,安环部一方面结合公司员工培训计划,组织、参与了多次培训,包括新进员工厂级培训、技师安全培训、员工年度再培训等,并针对每位员工建立了安全教育档案,做到了一人一档。同时,还安装“网上安全培训系统”,涵盖了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等公司在职人员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监管职能,认真落实安环考核,每月制定月度班组安全培训计划,定期检查班组安全活动开展情况,不定期抽查车间班前或班后安全培训档案记录情况。
安全标准化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准则,因此,安环部积极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内容,并与相关车间进行沟通,结合车间生产实际完善车间原始资料,构建起了安全标准化的基本框架,有效提高了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
肩负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仅靠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就像王主任说的:“现在取得的成绩,虽有我个人的成果,但更离不开团队的力量。一个部室就是一个家庭,每个成员都是家庭一分子,虽然分工不同,但方向只有一个,目标只有一个:为公司安全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