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青岛港的启示

       第一站    参观青岛港国际会展中心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青岛港117年的沧桑巨变,特别是最近10年的跨越式发展;看到了一支充满激情的创新团队,懂得了青岛港的企业使命: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员工。通过两名员工的演讲,还感受到了青港人不断进取的精神,以及把服务、质量、信誉视为企业生命的真实分量:
       许振超是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桥吊队队长。作为一个“老三届”出身的普通工人,他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他不仅没有被时代淘汰,而且屡屡勇挑大梁,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令世界航运界敬佩的一流桥吊专家。以许振超为队长的桥吊队,创造出每小时381自然箱的码头装卸效率,被交通部认定为世界最新记录,目前青岛港正以“振超精神”创造着“振超效率”。
       杨万年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装卸队长,但他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杨万年是负责啤酒装卸的,厂家和青港签订的合同中,允许有0.3%的破损率,但杨万年和他的团队创造了零破损的记录,创造了十二亿六万八千三百五十八瓶的世界奇迹,并且这个奇迹仍在延续。
       有一次,粉煤散装码头正准备装船,厂家打来电话,说有一个扳手找不到了,可能掉到煤中,并很有可能运到了青岛港,请青岛港协助把扳手找出来,因为出口到国外可能会损坏设备的。得知这个事情后,粉煤装卸大队立刻做出决定,发动全体职工找扳手,找不到不准装船,大家都知道,茫茫煤海找扳手如同大海捞针,整整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几乎翻遍了整个煤山,终于把扳手找到了,当厂家接到电话后,激动地半天说不出话来,谢谢之余并承诺以后的货物全走青岛港。青港人说这些是他们应该做的,因为青岛港是对外的窗口,代表着中国。
       通过这几件事情对比我们公司,相信每个人都会深有感触:我们的职工队伍中缺少“许振超”,而我们公司又需要“许振超”!公司里工种很多,我们希望在某一天某个岗位上能出现感动公司的那个人,并能感动这个行业。
       我们也有自己的装卸队,可是我们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家常便饭般层出不穷——包装箱破了、包装桶漏了等等,习以为常。当前,我们的装卸队也在致力于基础管理的自我改善,工作效率的提升,可是我们敢不敢、能不能和青岛港的啤酒装卸大队比一比,创造滨农的装卸奇迹呢?在这里提一句:他们也是农民工。
       青岛港在茫茫煤海中找扳手一事,让我想到了两件事,一是2001年出口的莠去津中混入一颗螺丝,二是最近出口的莠灭净中混有塑编绳。在这样的对比中,我们由衷地感受到,我们的质量之路还很长很长!用一句话来自勉,那就是:产品就是人品,质量就是道德。
       第二站   参观集装箱码头和散装码头
       在集装箱码头上,我亲眼见证了演讲中的描述,工人们正在装船,看他们的工作就像在欣赏艺术,速度奇快,轻盈飘逸。大队长向我们说,每一名工人驾着吊车,在17米高处,可以操纵设备把一个直径两三厘米的瓶盖准确无误地盖到瓶口上,并且不借助任何辅助设备。这功夫靠得是技术,靠得是不断的培训学习和经验积累,这个岗位上的杰出代表就是许振超。
       在去散装码头的路上,看到了路两边有许多的黑山(粉煤)和红山(铁矿粉),但路面非常干净,看不到任何黑色或红色,是混凝土路面的本色。到了码头上,工人们正在卸船,货物是铁矿粉,我看了整整5分钟,没看到一星点的粉尘飞扬。在此之前,我的想象是装卸过程肯定会粉尘飞扬,这一片的海水也很脏,有可能已变成了黑海或者红海。但事实上,海水清澈湛蓝,地上整洁异常,青岛港把防止粉尘漂移的工作做到了极致。
       而我们,在应对粉尘漂移的工作上,差距几乎是天壤之别,年年都有因粉尘处理不当而支付的赔偿。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不着手提升,以现在的管理水平,假设我们把津类产量提升到20万吨以上,我们的周围会寸草不生,这绝对不是我们所要的!
       因此,面对现实,我们一定要警醒,一定通过科学化的管理,通过持续改进,来改善环境。我们不但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还要把绿色的环境回报社会。
       相比百岁的青岛港,我们公司就像一个刚出襁褓的孩子,正在蹒跚中快速地成长;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我们坚信,有一天,我们也会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一分厂   孟令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