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服务平台

玉米田茎叶除草剂刍议

    

 

 

 

 

    玉米茎叶化学除草剂,主要指在玉米3-7叶期,对已出土杂草进行化学防除的药剂。该类药剂近几年发展较快,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根据笔者调查和掌握的情况进行讨论,以期提高和进一步完善玉米田茎叶化学除草技术。玉米田茎叶化学除草剂的特点:该类药剂具有使用方便,针对性强,并可根据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光照、风力、降雨)、玉米苗情(玉米品种、玉米苗龄、长势)、杂草情况(杂草种类、密度、生长势)等科学合理的选用和喷施除草剂,且不受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用药质量和除草效果。但也存在一定不足,如应用技术要求严格,对玉米安全性低于土壤处理剂,生产成本相对偏高。

    当前应用量较大的玉米田茎叶除草剂种类及应用性能:

    烟嘧磺隆。该类药剂属磺酰脲类,为内吸传导型选择性玉米田茎叶专用除草剂,也有较低的土壤处理活性。在植物体内的作用靶标是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因玉米植株体内含有分解烟嘧磺隆的谷光甘肽酶,故在正常情况下能杀死杂草且对玉米安全。该药剂杀草谱广,主要对马唐、旱稗、牛筋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尤以对机收麦田后茬的自生麦苗特效,同时对3叶期以前的部分阔叶杂草也有很好的防效。对莎草类表现出一定的抑制和防除作用,当达到能杀死5叶期以上莎草的用量时,玉米亦常表现出药害。杂草对该药剂吸收快,死亡慢,药后当天杂草就能吸收,2-3天后停止生长,5天后有明显外部药害症状, 7-12天后彻底死亡。该药剂在国内已过专利保护期,上市品种迅速增多,有单剂,也有复合剂,剂型有WP、也有OF,SC,又有不同的含量,如40克/升烟嘧磺隆OF、48%烟·莠WP、80%烟嘧磺隆WP、22%烟·莠OF、23.5%烟·莠OF等。因助剂和加工方法不同,在相同含量下,OF的活性常高于WP、但安全性相对偏低WP。为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用药水平,华南地区以应用WP为主,华中、华北地区WP、OF都应用,东北地区主要应用OF。该药剂的常用量,以华中地区为例,有效成分在3.5-3.8克/亩,如超过4克易出现药害,如低于3.3克常表现防效不好。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全世界销售额为2.3亿美元,居除草剂12位。影响其快速推广的主要因素是对玉米的安全性,如粘玉米、甜玉米、爆裂     玉米、制种田玉米、大田栽培的某些敏感性玉米品种不能应用;高温或高温、高湿应用,玉米5叶期以后,药液在喇叭口内形成药液积累易出现药害;与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物质应用的间隔期不到7天必然产生药害。玉米受害后表现出多种症状,如叶片出现枯死斑、失绿、生长势弱、心叶扭曲、心叶扭裹在一起拳头状,严重矮化,直到死亡。生产中防止产生药害的一条有效措施,是在玉米5叶期以后实行定向半定向喷雾。

    磺草酮与硝磺草酮(甲基磺草酮)。两种药剂同属三酮类,性能完全相同,以后者为例进行简述。该药剂为内吸传导型选择性玉米田茎叶除草剂,也有一定的土壤活性。植物体内的作用靶标是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破坏叶绿素的光合作用,致叶片白化,逐渐死亡,因玉米体内含有分解酶,故对玉米安全。生产中应用效果表明有6点性能。 杀草谱广,能防除多种阔叶草与部分禾本科杂草,如反枝苋、铁苋菜、马齿苋、苘麻、藜、苍耳、龙葵及马唐、旱稗等。 对玉米安全性高,尚未有报道大田栽培易产生药害的敏感品种。广东省大面积应用表现,对甜玉米、除台湾进口的少量品种敏感外,多数品种在正常用药情况下安全。 杀草速度快,药后2-3天杂草出现白化,5天内干枯死亡。 耐雨水冲刷,药后3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 在土壤中分解快,半衰期9天,对下茬作物安全。 对牛筋草及狗尾草效果差,天气干旱情况下,常规用药量杂草易复活。田间用药量,以冀、鲁、豫为例,有效成分在6-8克/亩。该药剂由先正达公司开发,最早推出的是千层红(10%硝磺草酮OF),近二年推出耕杰(550克/升硝磺草·莠OF)。沈阳化工院已完成其原药的产业化技术,大连松辽化工等已获批原药和10%单剂OF的登记。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全世界销售硝磺草酮4.2亿美元,居除草剂第五位。业内人士预测,该产品在国内将快速增长并有广阔应用空间。磺草酮的活性明显低于硝磺草酮,目前市售产品也不多。

    莠去津。属均三氮苯类,做为玉米田(土壤、茎叶)除草剂的复配品种,在国内、世界上都广泛应用。概括几大特点: 因玉米体内含有分解莠去津的玉米酮,故对玉米高度安全。 用药期宽,苗前苗后都能用。 杀草谱广,对多数阔叶类及部分禾本科杂草都有效。 可混性好,茎叶处理与烟嘧磺隆、硝磺草酮复配效果好,苗前处理与酰胺类药剂复配效果也很好,均表现出加成或增效作用。 长效除草剂,连续大量应用,对下茬敏感作物易产生药害。其它不作赘述。

    当前已经应用,但用量尚不大的玉米田茎叶除草剂种类及应用性能:

    嗪草酸甲酯,属三嗪酮类。主要特点: 作用速度快,药后2-3天内杂草死亡。 降解速度快,半衰期仅53小时。 防除对象主要是一年生阔叶草。 用药量不足时,杂草易反弹。目前仅作为复配剂应用。沈阳化工院开发登记的嗪·烟·辛酰溴OF因其杀草速度快,农民很感兴趣,又因其杂草复活快,对其的认知度又大打折扣。

    苯氧羧酸类。该类药剂的二甲四氯、2,4-滴丁酯、2,4-滴异辛酯,因其活性高,除草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做为玉米田茎叶复配剂在生产上有一定用量。如东北地区常加入72%(现改为国标57%)2,4-滴丁酯20-30毫升/亩防除恶性"三菜"(刺儿菜、苣荬菜、兰花菜),河南省及周边省,常用56%二甲四氯钠可溶性粉的单剂或复配剂防除恶性杂草香附子,并兼除阔叶草。该类药剂最大的缺点是安全性差,如用药量大,喷药不均匀,错过防治适期,遇到非正常气候等,均能造成玉米药害,或对周边敏感作物致挥发性飘移药害,并且用药器械的残留非常严重。

    砜嘧磺隆。性能特点基本同烟嘧磺隆,与其不同点:活性更高,用量少,华北地区为例,有效成分1.2-1.6克/亩,除草效果好,但产生药害的机率和严重度均高于烟嘧磺隆,对其使用技术要求更严格。该药剂多与莠去津复配应用,在美国有一定用量,国内虽有登记,但目前用量并不大。

    辛酰溴苯腈。近几年含有该药剂的复配剂在东北地区尝试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对阔叶草的防效。应用结果表明,对鸭跖草特效。但应用技术比较严格,如用药量、用药适期不当,易产生药害。

    氯氟吡氧乙酸。最近两年,该药剂的单剂或复配剂在河北省尝试应用。针对靶标是难防治的多年生阔叶杂草田旋花。一般亩用量40 -60毫升,因其内吸性好,选择性强,防效显著,对玉米安全,但生产成本偏高。

    其它少量玉米田茎叶除草剂药剂品种及性能:

    噻吩磺隆,做为复配成分,已有些生产企业在东北地区试用,有效成分用量0.75克-1.1克/亩,对提高杀阔叶草有一定作用。

    苯达松,在鲁西南玉米田有少量农民应用,利用内吸性强,对下茬无残留,防除阔叶草、香附子,防效较好,对玉米安全,但用量偏大,48%AS200-220毫升/亩,成本偏高。

    玉米茎叶除草剂是在土壤处理剂基础上的发展,代表着化工合成和科学用药的发展水平。因其特点突出,发展迅速,同时在发展中又出现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发展。在药剂品种上,占领市场的主要是磺酰脲类、三酮类的代表品种及复配剂。创制新的化合物,我国目前尚无优势,但在引进创新和应用创新方面,相关学科及农民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业内人士预测,做为玉米田化学除草的两大用药时期,土壤处理剂阻止不住茎叶处理剂的快速发展,茎叶处理剂不能完全取代土壤处理剂使用,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优势互补,相互完善,推动着玉米田化学除草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