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农人

文化建设的最佳路径:制度化and人性化

                                                                    人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
       国外有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在体力型劳动中,员工与员工绩效差别大约是3倍。在脑力型劳动中,员工与员工绩效差别能达到25倍。比尔盖茨也说,如果你把我企业最好的20个人给挖走了,我微软公司将变得无足轻重。
       因此随着各领域竞争的日趋同质化,人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企业管理必须要以人为本,那什么是以人为本呢?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字就说明了问题——“儒”,儒家的儒字,一个人加一个需,意即要想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先满足别人的需求。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一个人获得快乐和幸福的最佳选择就是先给别人制造快乐和幸福,企业进步和发展的捷径就是先让员工获得进步和发展。
       张瑞敏先生说一个人想犯错误,你十个人也管不过来,因为你不知道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犯错误。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人本管理的重要性,有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国内接近40%的外资企业和上市公司都设置了员工关系管理职能岗位,并且投入较大预算,这是提供员工凝聚力、归属感和满意度、敬业度的手段之一。在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员工关系管理人员招聘需求增加了75%以上。美国原来最大的百货公司西尔斯公司专门做过一个详细调查,发现自己的员工态度每转变5%,就可以让顾客满意率提高1.3%,直接为企业多创造0.5%的利润。所以他们说员工才是第一上帝。松下也说:“员工才是企业的主人,我只是一个指明方向的送茶生,我的职责就是为员工端茶送水。”
       这一切都说明了人本管理的重要,人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
                                                            制度化恰恰是人性化的前提和保障
       既然人本管理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实施呢?人本管理强调的是任何管理都要顺应并驾驭人性,那么什么是人性?真善美不是人性,假恶丑也不是,两者加起来才是完整的人性,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面,缺一不可。所谓“抑恶扬善”,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文化强调的是对真善美的引导,是为扬善;制度强调的是对假恶丑的堵截,是为抑恶。而且制度化恰恰是人性化的前提和保障——“一个企业只有制度,它的管理就有空隙;只有单纯的意识文化也不行,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人本管理决不是放任自流,毛主席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没有纪律的军队肯定是乌合之众。企业也是一样,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愚蠢的企业,没有纪律的企业肯定是乌合之众,成不了大事。可口可乐有一句话很经典:“爱的教育,铁的纪律。”文化和制度要结合,制度是推力,文化是拉力,两者缺一不可。优秀的制度有关键性的作用,比如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甲乙丙三个人分割一块黄金,第一个制度是甲负责切割,并且优先挑选。明摆着甲就利用政策优势,自己切了一块大的,占了便宜,乙和丙也没办法。但第二个制度甲负责切割,让乙和丙先挑,剩下的才是自己的。公平问题马上就解决了,制度简洁有效,这一次甲切割的三块黄金一样大小,因为如果哪一块小了,就一定是自己的。如果哪一块大了,肯定会让自己的变小。因此优秀的制度保障的是所有人的利益,人只有在公平的环境下,才愿意去付出努力。所以说人本管理绝对不是不要制度,而是让制度更加逐步完善,就像红灯是为了让绿灯更顺畅。
       但反过来,制度之所以优秀,也正是因为制度设计抓住了人性,正因为利己,才需要利他,而唯有利他,才能更好地利己。
                                                          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结合才是最和谐的管理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结合才是最和谐的管理。又比如,一次培训课上,听贵州水钢集团企业文化总监讲过一“亲情呼唤安全”的案例。水钢集团多年来安全管理现状一直不理想,几万名员工一年到头大事不犯小事不断,很令人头痛,推行了很多奖惩制度都没有很好的效果。后来他们发现有一个车间的安全管理抓得非常好,就去车间视察,发现该车间采用的是一种虽简单却温馨的亲情管理法。走进车间,有一面墙,每个员工名字的上方都挂着自己的安全帽,当员工走入岗位,伸手拿帽子的时候,帽子下面露出的是一张大大的全家福照片,下面是妻子写的一句话:“你安全我幸福。”随之一个甜美的声音响起:“爸爸辛苦了,我和妈妈等你平安回来!”原来帽子的挂钩就是语音提示系统的开关。每天早晨,员工上班之前,都会打开语音提示系统,聆听一遍亲人的呼唤,在心中敲一下安全的警钟。而这套系统全是员工自己动手制作的,成本不过区区几百元。后来,亲情呼唤安全的管理方法在水钢全面推行。
       因此将亲情化的感召、人性化的管理,揉入制度设计之中,正是文化建设的最佳路径。在企业里,制度就像石头垒成的建筑,会有大量的缝隙,这叫做夹缝中的责任,即便世界一流的企业,也不能保证制度能够100%的规定所有责任,文化补制度之所无,也就说制度不在的地方,靠文化来渗透,文化所承担的就是夹缝中的责任。而文化,即“以文化之”,强调的是对人性的育化和感化,也正是对百年滨农内涵式发展的底蕴积淀。                                                                                        (特邀撰稿  戚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