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管理:易知与易从
《易经》是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纲,其中的《系辞》是孔子所作的易经的总纲。在《系辞》的上传中有这么几句话: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有功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个人认为基层管理者就应该做到易和简,深入一点就是易知、易从。
易知,是从人品修养来讲的。管理者应当具有一身正气,一脉和气,这样才容易让被管理者认知、接近,愿意附和、跟从,进而愿意自发的交流。不讲原则,亦正亦邪,一身污浊市侩之气,只会让被管理者无所适从,厌而远之。如此一来,管理就会变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推诿应付或者迫于生存压力的忍耐。近代史上,国父孙中山先生,登高一呼,仁人志士四方相应,誓死追随,两次北伐彻底消灭封建帝制。孙先生之所以具有如此的号召力,与他的一身凛然正气和“为天下人”的胸怀是分不开的。孙先生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天下的有志之士做了最有效的沟通。这种沟通不必一言一句,促膝长谈,然而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非常有效、有力的沟通。有原则,有正气,有和气的人,更易被人认知了解、接受,也容易被亲近。而一身瘴气,无立场、无原则的人,只会让人远远地猜测,慢慢的远离,用一句流行的话讲就是:没安全感!
易从,是从制度上讲的。制度不只是约束,更有指导的意义。登山最容易的路,莫过于下山的人走的那条光明大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管理者是一个人面对许多不同的人和事,必定没有办法随时随地地为每一个下属做出指示、指导,这就需要制度。很明显,制度是管理者最直接的沟通手段。条条框框,有书为证,毕竟容易明白。制度使被管理者有据可依,而不用事事问领导。因为,领导的意见就在那里写着呢!制度使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服从、跟从变得简单化,毕竟世上最难的事莫过于猜别人的心思。总之一句话:通过制度的沟通可以使被管理者的行为简单化,更易于用正确的方法达成正确的目的。
所以,人格的魅力影响和精细的制度指导,是管理者尤其是基层管理者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正是: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