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作品

永远活在此时此地此刻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物质力量越大,我们对扬善抑恶的精神境界和美德的需求也就越大。我们从未充分地从精神上把握好我们的物质力量;而今天的道德落差比任何时代都要大。”因此,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浮躁之中,人们尤其需要定向、定位、定力,来把握好自己。
       很多人感叹,人生是没有说明书的,人们能够为自己创造之物编写详尽的使用说明,以物尽其用,但却不能为自己写出哪怕是只言片语的使用参考。因此也许,今天这个新经济时代,一切竞争之无序与惨烈的背后,所映射的是人们内心的动荡与多元。
       曾经多次在培训课上提到,为什么犹太人是世界上最智慧的民族?因为犹太人从来不虚度人生。所有的犹太人在十二三岁的时候都要举行成人礼,为自己立下遗嘱,内容是我这一生要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因此犹太人更加善于规划自己的人生,人生弯路走得少。
       非洲也有一个民族,计岁的方法很特别,人一出生,就是“60岁”的高龄,然后一岁一岁减着过,过完六十年的辛劳光阴,剩下的即可用来颐养天年。这种绝妙的计算方法使人日日感到岁月之流逝,事事处处多了一份与日俱减的紧迫,而非我们与日俱增的从容和慵懒。
       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中,极少有人活得真正明白,多数日子里都是被一股股似是而非的世俗的海水所包围裹挟。一本小小的书册《活法》确有“如露入心,醍醐灌顶”之功效,拨云去雾,令人豁然开朗,正似古语所云“大道至简”,稻盛和夫先生对人生的意义一语点破:“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这个“更纯洁、更美好、更崇高”,哪怕只是一点点,都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实现。如果是一时的提升反而容易做到,而一生一世行至终点的提高,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刻度,也是一场鸿篇巨制的历炼。如此说来,人生时时处处事事都是在修炼,今天正走在通往明天的路上,此刻之言行正在长成下刻之果实,一切事物都是机缘,一切磨炼都是向上的阶梯。工作是灵魂修炼的场所,劳作才是宇宙间最和谐的存在。因此,诗歌的起源是劳动号子,劳动才是最富诗性的人类活动。也因此,那些辛勤的劳作者才是真正的诗人,因为他(她)正怀着满心的欢喜与热爱,投入自己的创造。
       宇宙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这个世界的存在与运行遵循的就是一个吸引力法则,人亦如是。人生天地间,每个人都是一块“活磁铁”,思想行为越是有序排列,磁场就越强,吸引力就大,能量就越多,人脉就越广,然后层层相吸,类聚群分,就把思想一致、行为同频的人和机会都吸引到你的事业和生活中来,这就可以理解为何“好运”与“倒霉”总是喜欢接二连三,所谓的捷报频传以及祸不单行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古人为什么要说“厚德方可载物”了。
       人所真正拥有的只有此刻,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还是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说得好:“我们任何生命只能兑现那一个刹那——当下。生命很奇妙,就像我写了一本书,无论我们有多少钞票,我们只能用上面那几张,无论有多少时间,我们只能兑现此时此刻的生命,开悟者,永远活在此时此地此刻。”                    (戚哲芬)